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任震宇)随着2023年春节的中国者协做好临近,预计全国各地将迎来一波春运潮和消费潮。消费1月13日,布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,节消提醒消费者,费提防护消费旺季更应提倡简约适度、示探绿色低碳的亲旅消费方式;出行前要关注疫情态势,做好个人防护;购买年货要识别消费陷阱,游仍维护自身权益。中国者协做好
理性选择,消费适度消费。布春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节消传统节日,重在团圆、费提防护祥和、示探喜庆的亲旅氛围,而非制造铺张、奢侈、浪费的场面。所谓“年年有余”是指每年仓有余粮,库有余钱,而不是制造浪费。中消协倡议消费者春节期间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购买礼品、食品、爆竹等年货要适量,自觉抵制浪费行为。消费者无论是在家下厨,还是在外聚餐,都应适度点餐用餐,践行“光盘行动”;在礼品的选择上应以突出心意和祝福为主,不盲目追求高价格、重包装的“面子工程”,摒弃商品过度包装之风;爆竹燃放要合法合规,解禁地区要注重人身安全,禁止燃放地区要遵守相关规定。
做好防护,安全出行。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,今年春节将重现春运潮,据交通运输部初步预测,2023年全国春运客运量较2021年8.7亿人次有较大幅度增长,甚至将超过2020年的14.8亿人次。其中有不少消费者会选择乘坐飞机、高铁、长途汽车等交通方式回家过年,还有消费者计划利用春节假期旅游出行。对此,消费者应在购票前充分了解航班、车次在不同时间段退改签规则和要求,合理安排,避免影响行程或产生纠纷。消费者出行前最好充分评估健康状况,根据评估结果,选择强度合适的活动。在旅途中戴好口罩,减少就餐次数,注意手部卫生,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。对于老年人、孕妇、基础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,应避免高强度活动,并做好个人防护。
识别陷阱,加强防范。在春节消费潮中,商家为促销商品和服务会推出各式各样的折扣,对此消费者需擦亮双眼,维护自身权益。一是挑选年货美食,应注重食品安全。消费者过年购买食品时,要确认商家具备经营资质,不购买无生产企业名称、无生产日期、无出厂地址的“三无”产品,同时认真阅读食品外包装的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保存条件等重要信息,科学存放、及时食用。二是面对商家折扣要保持理性。消费者尽量到资质、口碑良好的商场、超市、电商平台选购商品,并保留发票、电子订单、支付页面等购物凭证,将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和商品宣传信息进行截图保存。三是防范预付式消费跑路。进行预付式消费时,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,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,仔细审阅合同条款,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、有效期限、功能、退卡条件和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。四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。在消费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,非必要不告知手机号、家庭或单位地址、财产状况等敏感信息,不随意扫描二维码、点击不明链接。
中消协表示,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前提。中消协呼吁经营者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,自觉抵制各类不良的营销方式,将质量放在第一位,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。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理性消费的同时,还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,保障安全。祝愿全国消费者度过一个平安、欢乐、祥和、美满的春节。
责任编辑:张林保四年沉淀,久别重逢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盛会之一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展重磅来袭你准备好了吗?2024上海宝马展雪佛龙润滑油的展台都有哪些亮点?展台亮点前沿技术产品的裸眼3D视频、特有德乐 ...
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王光明 张广记者李建)7月26日,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翔宇环保技术服务中心院内,响起大型机车的轰鸣声。河北省市场监管局2022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“铁拳”行动罚没物品集中销毁活动在这 ...
日前,省教育厅印发了《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,对招生行为做出严格规范,明确划定十项禁令。 根据通知,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、范围、标准和方 ...
近年来,繁昌区贯彻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引导各中小学校利用大课间开展体育特色建设,丰富校园体育文化,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中强身健体,陶冶情操,快乐成长。通讯员 肖 ...
为确保经营主体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,近日,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紧盯小餐饮、水果店、药店等民生重点领域“七小”经营主体,督促经营主体严格执行进店测温登记、每日消杀、从业人员按时核酸检测等要求。同时,针 ...
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) 近日,浙江省杭州市出台《杭州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)登记申报承诺制实施办法》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记者了解到,相比过去,《办法》最大的变化是企业在 ...
亳州市丹然能源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系统化的工作流程基础上,提供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链整合服务,一站式服务内容包括:产品设计研究、产品差异化定...